销售热线

13603714698
  • 公司动态NEW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公司动态 > 煤化工的冷与热、取决于国家政策

    煤化工的冷与热、取决于国家政策

    发布时间: 2015-09-20  点击次数: 1189次

    煤化工的冷与热、取决于国家政策

    煤化工再度成为了业界焦点。先是国电等央企*陆续撤离煤化工领域,大干快上的煤化工项目似乎转瞬之间就由“香饽饽"变成了“烫手的山芋";之后,去年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规范煤制油、煤制天然气产业科学有序发展通知》,提出煤制油、煤制天然气“不能停止发展、不宜过热发展、禁止违背规律无序建设";与此同时,各种新型煤化工技术、工艺以及煤气化炉的研发依旧热度不减……我们应如何看待煤化工产业在近几年的热度变化?中国化工报记者进行了采访调研。

      增速将取决于国家政策

      在记者的调研采访中,无论是设计院还是气化技术商都一致反映,明显感觉今年的活比以前少多了。谈起“活少多了"的原因,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李立新向中国化工报记者介绍,一是已获“路条"项目启动慢,而且政策控制与监管越来越严格;二是传统的化肥、精细化工项目市场在萎缩,尿素产能过剩太严重,不在产煤区的氮肥项目没有竞争力,化肥企业对原料路线改造前景不看好,改造的积极性不高。

      李立新认为,化肥、精细化工项目短期内不会有太大变化,大型项目进展取决于国家政策的控制节奏。去年,国家发改委加快了对煤制天然气的审批速度,总共约有15个项目陆续获得国家发改委“路条"。去年7月22日,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关于规范煤制油、煤制天然气产业科学有序发展通知》提出,煤制油、煤制天然气“不能停止发展、不宜过热发展、禁止违背规律无序建设",获得“路条"的项目进展取决于各地对政策的落实。

      中国五环工程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徐才福也向中国化工报记者表示,“活少多了"的主要原因是一些煤制天然气、煤制油等大型项目受制于国家政策还没启动。

      内蒙古通辽市龙源绿美化工有限公司气化项目负责人郑万德向记者分析,煤化工投资热是从2008年开始,全国大量上马煤化工项目,到今年是投产的多了,建设的少了,而后期的投资商正处于徘徊、观望之中。

      国电等一些央企发展煤化工项目,在遭遇到了技术、人才、管理困境后,近期已经频频转让煤化工项目。这会不会为我国煤化工今后的发展带来消极影响?对此,神华宁煤集团煤化工公司烯烃公司总工程师黄斌向中国化工报记者表示:“这不会对中国煤化工发展有什么影响,这些央企选择的项目,国内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这些央企转让煤化工项目主要是经营出现问题,技术选择、项目实施过程中没组织好。"黄斌认为,当前油价坚挺,煤炭价格下滑,发展煤化工还是有生命力的。

      徐才福也认为,我国能源结构是“富煤、贫油、少气",而且目前煤价低、煤化工产品有市场竞争力,只要环境容量能满足,煤化工还会得到很大发展的。

      众多业内人士认为,随着煤炭价格的走低,气荒的愈演愈烈,以及油价的居高不下,煤化工产品相对于石油产品仍然有的优势。目前,我国的能源消费每年都在攀升,但是石油和天然气仍然依赖市场,因此,煤化工发展前景依旧可观。

产品中心 Products
Baidu
map